血管病變有兩種常見情況,一種是下肢周邊動脈阻塞,另一種是主動脈瘤。這兩種病症大多與身體機能退化有關,年紀超過六十五歲人士都是高危一族,年紀越大,發病率就越高。另一方面,健康問題如糖尿病、高血壓、高血脂、抽煙等,都會增加病變的風險。
不過,膽固醇斑塊一向都是動脈阻塞的成因。這些斑塊有軟有硬,醫生會使用氣球導管擴張動脈,壓扁較軟的斑塊。至於硬的膽固醇斑塊,醫生會使用斑塊旋切裝置,刮除鈣化的膽固醇斑塊,從而打通血管。
因為在接受治療後,周邊動脈可能會隨著時間又漸漸阻塞。為了降低周邊動脈再次阻塞的機會,有些球囊導管的表面會塗上藥物,在塗藥球囊擴張的當下,這些藥物會進入病變的血管壁中。
關於主動脈瘤 治療,傳統的方式就是解剖身體,讓醫生看到體內的主動脈瘤,再將這個瘤體的前後血管夾起來,切掉腫脹的部分,然後換上一套人工血管才解開血管夾,此手術被稱之為開放式手術,其原理就是切除主動脈瘤。
現在,主動脈瘤治療方法主要是支架手術,此手術的優點在於,術後傷口非常小,大概三毫米左右,所以患者的復原速度會很快。這是因為手術的支架是由導管來搭建,而且傷口只會出現在大腿的左側或右側。這麼小的傷口不需要縫線,直接塗上消毒藥水,或敷料一貼便可。